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政府建设进程
中共**旗委书记**
** 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蒙古族2.89万人,农牧业人口5.8万人。近年来,**旗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世界”的发展理念。农牧业基础产业、工业支柱产业、文化旅游朝阳产业、城市新兴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稳定,比重逐步趋于合理。 。整个经济社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 旗文化底蕴深厚。距今7万至15万年前,汉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居住着举世闻名的鄂尔多斯人(河套人)。这从科学上支持了人类多重起源学说,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空白。它非常工业化。价值。
** 旗资源丰富,堪称“中国的科威特”。在总面积不足科威特五分之三的土地上,探明天然气总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煤炭远景储量达300亿吨。按能源热量计算,天然气和煤炭的总热当量相当于160亿吨石油。这是科威特石油总储量130亿吨(968亿桶)的1.23倍。境内65%的植被覆盖率是科威特无法比拟的。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在这片热土上坚持不懈地进行伟大实践,经历了两次经济结构重大调整,成功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
1。全旗经济结构调整三大变化
一是农牧业由靠天吃饭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面对毛乌素沙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中国人民以“治沙英雄典范”包热岱为首,以变革的精神进军沙漠。世界和改变土地。绿化土地、建设家园的时代之歌响起。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善,**旗畜牧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田牧场基本建设、草库建设、高效家庭牧场、农牧一体化、规模化养殖等成功实践,极大提高了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牧业互补发展,综合效益显着提高,实现了走向未来的目标。全面效益模式的根本转变。特别是2004年,**旗提出“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乡村”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农牧业发展的产业定位,把**旗建设成为绿色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自治区畜产品。流域将建设自治区最大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推进工业化,提出“增草增畜、扩大总量”和“立草为业、种植为养”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以草养畜”的双重观念。 “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结构发展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立体结构,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2005年,旗粮食总产突破1亿公斤,畜牧业年存栏量达180万头。畜牧业经济在全市独树一帜,**旗也因此成为全市农牧业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但统计数据显示,建国后40多年的发展中,**旗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单一性,农牧业经济效益显着,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直到2000年,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改变了区域经济单纯依靠农牧业经济支撑的局面,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二是由传统畜牧业强旗向工业强旗转变。
经过几年的短暂转型,从2000年到2003年的三年间,全旗经济的工农二元结构进入了相对稳定的互惠发展期,并迅速实现了第二次战略转型。经济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旗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走“旗帜工业发展”之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效率和质量显着提高,以毛皮、药材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做强做强。以天然化学工业发展为基础,以天然气化工为主导的能源重化工产业迅速崛起。 2004年,**旗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四大工业板块,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旗工业经济结构发生显着变化,运行质量和效率显着提高。 。 2×15MW天然气电站、100万吨甲醇、20万吨液化天然气等一批聚焦新兴能源和重化工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天然气生产加工占工业总产值的63%。 2005年,我们开始有计划、高起点开发煤炭资源,确保转化率高于50%。全旗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8.5亿元,年均增长70%,占三产的比重达到66%,工业经济强劲势头凸显,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为建设自治区级500万吨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经济增长由单支点型向多极支撑型转变。
作为畜牧业的传统强旗,畜牧业经济长期占据第三产业的绝对份额,一直是**旗经济的重要支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班纳的天然碱化工产业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天然气、煤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提高。成为全旗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工业化进程彻底改变了我旗经济长期依靠农牧业经济支撑的局面,区域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2003年,**旗在全区率先提出打造民族文化旗帜的口号。把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并称为“四大产业”,实行“四轮驱动”。 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与第一产业持平,各占17%。实现了经济增长由单支点型向多极支撑型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效率显着提高,经济运行平稳。安全性显着增强。
2.当前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结构三大调整,整个产业结构大幅优化,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分析近10年来三大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前全旗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
从三大产业总量变化来看,近10年,地区GDP增长了4.75倍;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62倍、7.88倍、8.89倍。第一产业在较高基数下保持增长态势,第二、三产业在较低基数下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虽然三大产业总量持续增长,但第二、三产业增速将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增速。
看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
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年均分别提高1.9和0.9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将日益显着增加。
此外,从产业结构内部分析,第一产业农牧林渔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发展迅速,毛皮、药材加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化工技术改革增效,新材料产业研发领域扩大,天然气化工异军突起,煤化工后来者居上,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变得更加合理;
第三产业各项要素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可见,全旗经济优化转型特征十分明显。第二、三产业强劲崛起,全旗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在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一年内上升113位,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5年上升338位,竞争力水平由E级上升到C级,跻身西部百强旗县第90位。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但经济结构局部失衡依然存在。农牧业现代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收入增长不稳定;
产业方面,总量小、产业链短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产业方面,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等。
3。产业调整定位及未来发展重点
根据国家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结合旗经济结构发展现状,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四大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加快绿色政府建设进程。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随着**能源战略的全面实施,传统畜牧业向工业强国转变将加速。农牧业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夯实基础,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民收入。牧民。按照“收缩、转移”发展战略,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重心将逐步向无定河流域转移,打造沿江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产业密集区。立足我旗良好生态和生产条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牧业经济,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开拓外部市场,争当全市农业“排头兵”和畜牧业发展。
一是管理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争在短时间内建成与**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绿色生态系统,全旗森林面积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二是增加总量,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率。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壮大肉羊、肉牛产业,把无定河流域建成自治区优质良种肉牛生产基地建设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基地和“农家猪”集散基地。
三是对接市场,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切实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动农畜产品加工集约化、外向型发展。精心打造“萨拉乌素”、“**赵”、“同森”、“皇香”等绿色品牌,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把**旗打造成为内陆西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蒙古。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
四要完善制度,发挥协会优势。加大对农牧业的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发挥各类经纪团队和协会的功能作用,加快农牧产品与市场对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五要集聚要素推进农牧业园区化经营,逐步形成农牧业社区化经营,切实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统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战略共赢。
(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壮大第二产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做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动单纯依赖资源的初级加工业多元化发展,保障经济运行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能源输出加工转化。 ** 旗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炭、粘土、水等资源,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但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一直处于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原创品牌”工业阶段。技术含量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未来**旗工业化进程必须着眼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率转变,提高资源转化和利用。据测算,天然气转化为甲醇所创造的产值相当于天然气产量的三倍。若转化为烯烃,产值可提高10倍以上。煤炭转化为电力和石油所创造的产值分别相当于原煤的10倍和20倍。如果产业链不断拉长,产值和效益将成倍增长。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资源输出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工业向资源深加工、精细加工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开发,实现合理规划、规模化开采、产业化经营;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要加快发展天然气等资源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高效。要积极引进更多相关性高、集聚性高、带动力强的龙头性、基础性、技术密集型项目,重点关注投资密度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清洁项目。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增强环保意识,关口前行,加快推进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保障能源、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维护蓝天绿地的亮丽风景。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无机化学品向有机化学品转变。自然碱化工作是**旗无机化工产业的核心和代表。是宜化集团创业之初的主导产业。也是**旗产业起步时的配套产业。为**旗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无机化工原料的日益枯竭,特别是天然碱原料的大幅下降,我国无机化工行业的发展潜力将十分有限。 ** 旗是天然气主要产区。 2005年,中石油、中石化国内产能达到21亿立方米,2006年将达到45亿立方米。天然气作为后续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旗必须及时调整产业定位,以天然气、煤炭、新材料资源为重点,把有机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坚持依托纳林河孟达新能源化工基地、**赵生态化工园区、土克煤转化园区,以天然气、煤化工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醇油醚新能源、烯烃、和醋酸酯聚酯。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以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醋酸、乙二醇、聚酯苯酚、丙酮、油品等10大类产品为主导,快速实现了从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的转变。化学品。
三是推动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旗帜,**旗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立足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坚持走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发展道路——密集的。目前,我旗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此,首先要发展具有比较资源优势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次,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有选择地发展信息产业。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造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三要继续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系,利用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各类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事态发展。
四是加快单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优质煤炭资源的发现,为天然气化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打造天然气互补、产业链更长的新兴产业集群的条件已经成熟。天然气产业重点发展甲醇-烯烃、乙炔-聚氯乙烯、合成氨-化肥等多产业链,拓展下游产品研发领域。加快甲醇合成燃料质量体系认证和推广,将我旗建设成为自治区西部首个高清洁合成燃料基地,最终形成天然气多元化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净化管道运输、天然气发电、高清洁燃料、石油裂解。同时,要做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煤化工和煤炭液化,提高煤炭加工转化率,最终形成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之势与天然气化工。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土”(细粉碳酸钙镁)、石英砂等新资源的应用和研发,努力建设国家级新资源。物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以打造工业强旗为目标,努力构建以天然气为龙头、煤炭开发加工为亮点、发展重化工业为长远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打造自治区500万吨级能源重化工基地。
五是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由点、线向面。要以工业园区为发展基地,集聚发展要素,形成发展合力。 “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推进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化工园区、土克煤转化园区、大牛地开发区和纳林河孟达新能源基地及一期能源项目沿蒙古、陕西边境。产业带建设将有力增强区域实力。
(三)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增强三大产业活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开始进入稳步加速时期。逐步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满足社会需求、体现民族和地区特色的现代第三产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全旗第三产业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到2010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
一要以文化旅游发展为龙头,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在产业定位上,要把文化与经济、教育、体育、旅游结合起来,通过挖掘、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品牌。要重点培育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对全旗历史人文资源、自然景观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配套开发,打造以**旅游、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民族宗教旅游。以图克沙地柏树为核心、以九游白镇为主的民俗祭祀、以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为主的休闲科考旅游集群,将增强优势文化产业带动力,提高贡献率。同时,要加快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文化博览展览等文化事业发展,最终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相对集中、城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农村联动。
二要以推进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未来几年,随着能源、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旗将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为此,必须按照“发展”的思路,依靠工业化带动,配合拆村并镇,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大交通”。加快抚深至大张线分级建设,平行建设蒙陕边境煤炭运输专用线,打通渝京高速公路重要出口,形成高速公路网;连接东吴、宝西、太银铁路专用支线。形成铁路网框架,全面提升区域运输能力,构建大交通格局。以城镇为纽带,加强市场衔接,逐步形成以**旗为中心、辐射到陕西、宁夏、内蒙古各旗区的市场体系;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与商场、连锁超市、品牌专卖店等协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
三要以工业化为主线,切实促进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关键是我们国旗工业化水平低。因此,解决我旗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切实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尽快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配合化工产业发展,加快运输能力建设,畅通物流、客运,充分激活第三产业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服务水平。
四要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扭转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物流改革,提高物流服务业社会化程度。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支撑城镇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国民经济高效运行。大力发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