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目录导航:
【主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4.3。粘贴工程质量问题
3.4.3.1、现象、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墙壁裂缝
1。现象
砖混结构墙体粗装修出现梁下开口处的竖向裂缝或水平裂缝。
2.原因分析
(1)当温度应力大于砖体的拉、剪强度时,墙体将受到拉或剪破坏,从而引起墙体开裂。温度裂纹的发生特点是温度裂纹从顶部开始,向下裂纹逐渐变浅。房屋的长高比越大,裂缝就越严重。条形房屋中间单元裂缝较轻,两端单元裂缝较重。
(2)当地基不平整、建筑物形状复杂、结构布置不当时,建筑物容易出现过度不均匀沉降,引起沉降裂缝。
(3)抹灰时原材料配比不符合规定。通常,如果水泥的比例高,墙体很容易开裂。
(4)墙体施工时,刮除不均匀。
(5)工人作业不规范。
3。防控措施
(1)房屋的长度和高度不宜太大;应加装架空保温板,减少屋顶与墙面的湿度差;绝缘材料必须符合要求;应提高顶碗砂浆标号。
(2)顶层两端房间外层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及山墙墙与内纵墙交接处设置结构柱。防裂柱上下端错开固定在相应的圈梁上。
(3)合理设置沉降缝。房屋形状复杂的部位,特别是高差较大的部位,宜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应与基础分离,沉降缝宽度不应小于10 cm。
(4)不良地基需要处理,特别是软弱地基需要刷漆、填土等。具体情况,设计部门可根据地质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5)采用肋梁基础或加大地圈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均匀沉降。
(6)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均须经监管部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4.3.2。具体案例分析
2007年,某市回迁新房墙壁出现裂缝,如图3-3所示,导致回迁居民无法入住。据报道。墙壁因砖块碎裂而出现裂缝,从墙上掉落的水泥块用手一捏就碎了。地下室墙体的砖块其实可以用手轻轻拔出,砖块上看不到任何水泥浆。更夸张的是,你用手指就能在墙上戳洞。
图3-3 墙体裂缝现场图
本工程墙体工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差造成的。房子的顶层还有更多裂缝。中部、东、北面相对拉伸,两端、西、南面较重。隔热层好的地方比窗户大的地方重。长度较长的房屋也较重。严重的裂缝可以从房屋的顶层一直延伸到两层,且多条裂缝近似平行且呈对角线延伸。这些裂纹的具体表现是:同轴裂纹多发生在外纵壁和相交的内横壁顶部。水平裂缝多发生在前后纵墙窗口及顶环梁处上砖标高处。底部标高多为细裂缝,严重时宽度可达0.2~0.15厘米。更严重的裂缝甚至可以击穿墙壁。不过,从具体场地来看,温差不会导致墙体出现这样的表现。
2。地基正在下沉。这种下沉只有H种可能: 1、干妆尖没有碰到持妆层,导致上部静压增大而下沉,然后落到粉底的持妆层上。 (这种情况下沉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下沉); 2、持续下沉,是指没有停止下沉的迹象。这说明地基土的承载层距离顶部还有一段距离。距离(没有办法知道多少,可能是破坏性距离),H,干断裂(上部静载荷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范围)。这几种H情况中,第一种情况比较好。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不继续下沉,只需重新装修地板或墙壁即可。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比较麻烦,需要夯实基础。
3。机身用料的使用也不尽如人意。建筑商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较差,尤其是砖和水泥。如果砖的质量不过关,其承载力有限,就会造成墙体出现大量裂缝,甚至出现倒塌的可能。
3.4.4。屋顶防水工程质量问题
3.4.4.1、现象、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屋面防水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膜屋顶裂缝
1。现象
卷材屋顶的裂缝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屋顶出现规则的裂缝,通常这些裂缝是横向的。当屋顶有保温层时,裂缝会更直;当屋顶没有溢流保温层时,裂缝会更加弯曲。屋顶上也经常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其裂纹的位置、长度和形状没有固定的规则,裂纹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这种裂缝修复后一般不会再开裂。
2.原因分析
(1)规则横向裂纹的产生一般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当温度降低时,屋顶板收缩,导致面板端部形成角度。除了这个原因外,还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卷材质量不合格,在低温下严重老化,其柔韧性和伸长率降低,导致屋面裂缝的发生。
(2)由于卷材搭接量过小,或使用的卷材质量差、老化快而出现不规则裂纹。
3。防控措施
(1)屋面板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置足够的负筋,避免面板端部塑性变形,减少面板间距,大角度配置适量附加筋屋顶和平面刚度变化的位置,以提高对海水凝结的抵抗力。收缩大,耐湿胀、收缩裂缝的能力。
(2)卷材铺贴应平整、坚实。卷材与基层及各卷材必须粘合紧密。辊缝必须密封严密。卷筒搭接宽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且平行。屋脊上的搭接缝宜沿水流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宜沿年最大频率方向搭接。摇摆缝易留于屋顶或天沟侧面,不应留于沟底、上下层及相邻两卷的搭接缝应错开。
(3)找平层上应设置分隔缝。垂直与水平接缝的距离不应大于6m。分离缝应保留,以后不要切割。接缝宽度宜为20~30mm,并应用柔性密封材料填严。
2。屋顶膜鼓起
1。现象
在铺设卷材防水层时,如果粘结不牢,有空气或水进入其中,那么当温度变高时,这些进入空气和水的部分就会体积膨胀,依次形成。冒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施工刚刚完成后。气泡一般刚出现时显得比较小,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最大直径达到200毫米。如果气泡过多,就会以片状的形式串联起来。
2.原因分析
(1)卷材防水层初粘时不牢固。
(2)铺设卷材时,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空气和湿气。
3。防控措施
(1)基层应光滑。渐变绿防水卷材施工前,应先将卷材表面清理干净;铺设卷材时,应均匀涂抹基层粘合剂,并仔细压实卷材,以增强卷材与基层的粘合力。力量。
(2)原材料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受潮,特别是卷材应防止受潮。
卷材铺设应先高后低(同一施工面应先低后高),先远后近,并分段施工。关注天气预报,持续工作。
3.4.4.2 具体案例分析
2006年,黑龙江省某社区部分房屋发生漏水事故。将墙面剖开检查防水层,发现大面积渗漏,如图3-4所示。
经过分析相关资料和现场图片,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
1。屋顶防水设施不符合要求。根据鉴定报告的结论,建设单位于2005年7月21日发出通知,将瓦顶、平屋面改为二次防水设施。实际情况是坡屋顶只有一层混凝土瓦防水,平房屋顶只有2 mm的防水卷材。
2。防水材料不符合要求。根据鉴定证书的结论,首先防水层的厚度不能小于4毫米。本工程实际选用的防水层厚度仅为2毫米,不符合要求。
3。施工质量较差,细部结构不达标。施工质量问题包括屋顶通风口浸水不合格、硬山墙浸水不合格、钢丝网缺失等严重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给出如下解决方案:在坡瓦屋顶瓦下和天沟内加设柔性防水层,将两者密封连接为一体。所有详细结构均按照规范和标准花园要求制作。平屋顶上加了一层钢筋细石混凝土。